無論什么學歷,無論什么專業(yè),好像不知道從什么開始,編制成為了所有人最好的選擇,亦或是勸說別人的最佳就業(yè)去向。很多國外名校讀書的留學生也不例外,回國后也紛紛加入了考公的大潮。那么,留學生考公究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?又具備怎樣的優(yōu)勢呢?讓我們一探究竟。
留學生考公優(yōu)勢分析
語言優(yōu)勢
留學生在海外沉浸式的語言環(huán)境中,口語和聽力能力得到極大鍛煉,雅思、托福等英語水平測試成績出色。
在公務員崗位中,對外語能力有要求的崗位并不少見,外交部、商務部、移民管理局等涉外部門,甚至會設置 “僅限留學回國人員” 的崗位,競爭壓力相對較小。
例如,2024年國考中,外交部多個崗位明確要求“具有2年以上海外學習經歷”。
學歷優(yōu)勢
許多公務員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,留學生群體普遍具備較高學歷層次,畢業(yè)院校在世界大學榜單中排名也較為靠前。例如,在一些面向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崗位競爭中,留學生憑借優(yōu)質的海外教育背景,在學歷篩選環(huán)節(jié)往往更具競爭力。
像英國的牛津大學、劍橋大學,美國的哈佛大學、斯坦福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的留學生,在報考某些對學歷和院校背景有要求的崗位時,能夠脫穎而出。
應屆生身份優(yōu)勢
國內應屆生身份通常只保留到畢業(yè)當年,而留學生可享受 2年應屆生身份(以學歷認證時間為準),報考機會更多。
例如,2023年畢業(yè)的留學生,在2024、2025年的國考/省考中仍可以“應屆生”身份報考部分崗位。
而很多公考崗位僅面向應屆生招錄,多一次這樣的機會,能大大增加考上公務員的概率。
年齡優(yōu)勢
公務員考試一直是有嚴格的年齡限制的,大部分考生在35周歲之后就不能再報名公務員考試。
如英國、中國香港、新加坡等碩士部分為一年制,本科畢業(yè)后1年即可拿到碩士學歷。相比國內同屆生畢業(yè)年齡更小,報考機會更多!
留學生考編注意要點
明確目標,選對賽道
1.優(yōu)先選擇“留學生友好型”崗位
涉外部門:外交部、商務部、中聯(lián)部、移民管理局、國際組織司局
經濟金融類:央行、證監(jiān)會、銀保監(jiān)會、發(fā)改委(國際司)
地方人才引進: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的“海外選調生”計劃
2. 關注“僅限留學人員”的招錄機會
國考/省考中部分崗位明確要求 “具有X年以上海外學習經歷”
例如:2024年外交部某些崗位要求 “碩士及以上學歷+2年海外經歷”,競爭比僅1:20,遠低于普通崗位(1:100+)
讓留學經歷成為加分項
提前準備學歷認證:盡早完成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認證(影響報考資格)
巧用應屆身份:利用好2年應屆生緩沖期
幾何留學APP
2403個學校
11340個專業(yè)
3489個錄取案例
8697份錄取報告